中国制冷网行业论坛-

标题: 冷库安全隐患重重 制度待建立 [打印本页]

作者: Craoline1224    时间: 2014-7-24 11:27
标题: 冷库安全隐患重重 制度待建立
  目前,一些冷库建设在工程设计、施工及安装方面十分混乱,无证设计、无证安装、无证施工现象普遍。一些普通仓库在功能设计和建筑结构方面与冷藏库的规范要求差别很大。这就为引发安全事故埋下了隐患。所以,企业在建设冷库时,首先要聘请专业水平的咨询公司、选用资质深的设计单位是冷库安全管理的基础。如果选择无资质的设计和施工单位、采购非正规渠道设备,在建设阶段就为以后的事故种下了隐患。) L9 d* U9 f- S2 x& J" H2 y; Q, K
  
- m0 a( x) K8 j5 c$ G  茂名高州一冷库液氨泄漏:8人不适- @$ Y  h/ Q8 L& \
  5 C8 C9 v! |6 L* O; _2 Z* G* b
  7月17日凌晨4时许,广东茂名高州市金山街道一冷库发生液氨泄漏,当地紧急处置并疏散周边群众,8人身体不适送院观察。5 G" g$ f+ c. R- e8 {+ ~) B
  % C3 y$ ?0 X& i1 Q2 C9 M
  17日凌晨4时许,高州市金山街道辖区内金麦冷库发生液氨泄漏,厂内4名值班人员迅速报警并安全撤离。目前,泄漏已得到有效控制,附近受影响的约300名群众均已疏散。事故中无人员伤亡。记者获悉,事发时,金麦冷库液氨实际存储量约2吨,现场泄漏液氨约100公斤,该冷库已停产超过一个星期。
6 w$ K  u2 V( N* q7 E% Y" k* i9 ~* x5 Q8 W' J0 K4 e

% ]% {$ A2 E5 \/ i& ~+ |  3 c& l# P7 k( c* v  P
  据安监部门初步调查,事故怀疑是低压筒与液氨泵之间的循环管破裂,造成泄漏。据相关资料,液氨是一种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液氨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气化后转变为气氨,能吸收大量的热,被誉为“冷冻剂”,被广泛用于冷冻工业中。" k/ i9 A0 n6 y) C- {) Q
  - [4 |6 I; h0 I' v0 ^/ z
  冷库安全生产管理的规范制度待建立
; N9 w; M  R; s5 A
  
/ D; P6 t6 S+ e9 _  目前,还没有一份可供全行业共同执行的“冷库安全生产管理的规范”。因此,制定全行业安全生产应遵从的作业及操作规范乃当务之急。而各食品冷藏企业更应结合本企业的生产特点,制定出相关规程,形成国家、行业、企业三级完善的冷库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体系,使其在更高层面上受到指导和保护。
: z. O  }# l) H6 M, h  ( R* B% F7 i5 R# O0 E+ m6 F
  企业在冷库安全管理方面,还要特别加强培训,目前国内很多中小型企业无证上岗现象很多,尤其是县、乡、镇及农村冷库生产操作人员上岗前没有接受相关培训,几乎均未持证。在缺乏应急处理及安全运转等日常教育情况下,制冷系统一旦发生漏氨事故,很多一线操作工人茫然不知所措,造成很多无辜的损失和伤亡。此外,还要专门制定氨泄漏应急预案,开展安全演习。让企业员工在演习中了解安全知识,掌握事故中逃生的本领,以免在事故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 L1 J- k) t9 O" z' y  
* o! T7 Z/ i) ~% L  企业还应不断强化安全监管工作
+ `3 R) N3 f9 H: {
  
& y2 V6 h# {. W3 Y- m  比如在冷库用电监管方面,企业一定设专业人员定时定期检查所有相关内容的电源开关、库内电线、电灯以及电控箱、外接设备等。特别是要对冷库内的风机电加热管进行定期定时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 J3 p5 }- B: k. T2 t4 |! Y  % s9 g3 c6 j, J" _. D
  近几年发生的安全事故,很多是企业疏于对设备的监管和维修导致。比如设备、容器陈旧,管道破裂,阀门损漏,钢瓶或贮槽、贮罐爆炸,贮罐暴晒等。因此,企业不断强化对设备使用的监管也是十分重要的。+ J0 \' Z" t* F, S5 b% A
    X% |, H! l9 Y# r# I
  从全行业来看,我国冷库建设还存在盲目追风,前期建设设计不合理、安装不规范等诸多弊病,这都在一定程度上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因此,建立第三方监管机制也是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的重要方面。




欢迎光临 中国制冷网行业论坛- (http://bbs.zhile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