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80040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设计一个好的油分离器

[复制链接]

32

主题

0

好友

499

积分

高中生

Rank: 4

金币
278
积分
499
精华
0
主题
32
帖子
200
3#
发表于 2009-8-14 10:02:38 |只看该作者
油分离器在满液机中比较关键,在大的螺杆机中跑油比较多,一个多小时可以跑20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0

好友

679

积分

大学生

Rank: 5Rank: 5

金币
331
积分
679
精华
2
主题
32
帖子
227
2#
发表于 2009-8-14 10:02:38 |只看该作者
希望搞设计开发的人能一起来讨论。这里我应水心斑竹的要求,说一说油分离的原理。如果各位还有什么新的物理原理可以应用,也可以提出来讨论,因为我觉得,有时候新原理的应用能够使性能获得重大突破。' ^! v3 e# J" F: W* n
一。目前应用到的油分离原理:# {4 J& p% j/ D$ N* Y9 M
1。离心分离。设置离心通道,由于油滴的密度比气体分子的大,油滴被摔向外侧,实现油分离,也被称为改变速度方向的分离形式。在部分离心机中设置了这种旋风分离器,特灵RTHB用的螺杆压缩机油分是这种方式,部分其他厂家的油分中增加了这种方式,也有利用气流驱动叶轮旋转实现油离心分离的方式。这种方式压力降在没有导流片时小,适合于做初次粗分离。这种方式在气体流速变小时分离效率下降.
* d: d) K# K" b) ~2。碰撞拦截。通过设置拦截钢丝网,使气体中的油液滴接触钢丝网后速度变小或速度方向改变,实现油分离,也被称为改变速度大小的分离形式。目前在绝大部分的螺杆压缩机中设置了这种分离方式。这种方式阻力较大,适合于作粗分离后的中粗分离,能够分离的液滴直径比离心分离小.% S' H6 _$ c$ E* |! A. n2 Q
3。吸附分离。利用多孔材料的吸附特性或表面浸润特性,使重量更加细小的油滴被吸附。如约克的油分上增加了这种方式。这种方式的阻力大,而且容易饱和,适合于中粗分离之后的细分离。
6 z4 R% M4 }6 ^% U3 f+ T" H以上三种方式都只适合于未溶解于制冷剂气体中的油滴的分离。无法从溶解于制冷剂气体中分离出油分子。也无法从制冷剂液体中分离油(这点就是我在满液式蒸发器如何回油的问题的讨论中反复提到为什么要控制最低排气过热度的原因)。
% f+ E9 R" d& o0 C7 h7 a$ I二。可能会应用的油分离原理: + }# W$ B$ J5 D" p5 I! l
1)电场法。电场使油分子(或制冷剂分子)偏离原来的方向,实现分离。
* j* E6 K0 r4 N1 P$ Y0 I/ c" H7 s2)膜反渗透法。利用油和制冷剂分子大小的差别,不能透过膜的分子被拦下来,实现分离。
% v/ I& W$ I  {/ b3 m这两中方法能否实现分离效率高和阻力降小的矛盾要求,有待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压缩机》杂志

Archiver|手机版|中国制冷网论坛- ( 陕ICP备12001613号-8 )  

GMT+8, 2024-6-26 19:43 , Processed in 0.095545 second(s), 21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