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搜索
查看: 723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常用低温技术--复叠式制冷

[复制链接]

15

主题

0

好友

377

积分

高中生

Rank: 4

金币
301
积分
377
精华
0
主题
15
帖子
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3-15 10:14:5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x4 y3 T ^& K- r5 [ R& I4 I. E/ J7 N& D/ ?; Z7 o( f% k$ i) d9 F2 [9 E; k' c2 _) W( i1 I) P; W2 Z* u3 R" ^. K: ~6 @% H, Z; C. m: l# E$ T d o+ c7 u: w) c: s! i) m6 _1 c; j6 l) V6 i9 S, G( e
! Y9 g0 k( n# O+ [

复叠式制冷机循环

4 |& ~7 U& a8 C2 X& T; ]
2 J2 y& x! m$ |6 |( @- z
- L8 q- K J, P! d) v& O" T
c9 p* j. f1 U2 Y+ H- h. F

- V4 ]; R# b* V2 v! C9 i

  复叠式制冷机循环系统

( k+ `. o. m6 ~/ T9 w, O

  复叠式制冷机通常由两个单独的制冷系统组成,分别称为高温级及低温级部分。高温部分使用中温制冷剂,低温部分使用低温制冷剂。高温部分系统中制冷剂的蒸发是用来使低温部分系统中制冷剂冷凝,用一个冷凝蒸发器将两部分联系起来,它既是高温部分的蒸发器,又是低温部分的冷凝器。低温部分的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向被冷却对象吸取热量(即制取冷量),并将此热量传给高温部分制冷剂,然后再由高温部分制冷剂将热量传给冷却介质(水或空气)。

9 v7 D. x" ]! |9 _

6 t N& P9 [, ?" g& \8 V, Z

  图1示出由两个单级压缩系统组成的最简单的复叠式制冷循环系统原理图。循环工作过程可从图中清楚地看出。图2示出了这一循环的压-焓图。图中1-2-3-4-5-1为低温部分循环。6-7-8-9-10-6为高温部分循环。冷凝蒸发器中的传热温差一般取5~10℃

( A5 z" T- U g4 }' n" q4 k

/ ?' g7 l( K2 A

  复叠式制冷循环的热力计算

( d/ l, D Q8 J0 B0 P

  复叠式制冷循环的热力计算可分别对高温部分及低温部分单独进行计算。计算中令高温部分的制冷量等于低温部分的冷凝热负荷加上冷损。计算方法与单级或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的热力计算相同。

$ V0 l. R& l% c5 M

  复叠式制冷循环中中间温度的确定应根据制冷系数最大或各个压缩机压力比大致相等的原则。前者对能量利用最经济,后者对压缩机气缸工作容积的利用率较高(即输气系数较大)。由于中间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时对制泠系数影响并不大,故按各级压力比大致相等的原则来确定中间温度似乎更为合理。

$ ?3 M% e' w+ D) M E( A

  冷凝蒸发器传热温差的大小不仅影响到传热面积和冷量损耗,而且也影响到整个制冷机的容量和经济性,一般 ℃,温差选得大,冷凝蒸发器的面积可小些,但却使压力比增加,循环经济性降低。

6 W7 u- i9 d, [! \

  制冷剂的温度越低,传热温差引起的不可逆损失越大,故蒸发器的传热温差因蒸发温度很低而应取较小值,最好不大于5℃

活到老,学到老!

0

主题

0

好友

174

积分

初中生

Rank: 3Rank: 3

金币
158
积分
174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12
2#
发表于 2006-10-30 21:49:20 |只看该作者

诚如斑竹所言,我们在实践中也是按照各级压力比大致相等的原则来确定中间温度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压缩机》杂志

Archiver|手机版|中国制冷网论坛- ( 陕ICP备12001613号-8 )  

GMT+8, 2025-4-12 17:47 , Processed in 0.119225 second(s), 22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