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07年郎杰斐(P.Langevin)就注意到:顺磁体绝热去磁过程中,其温度会降低。从机理上说,固体磁性物质(磁性离子构成的系统)在受磁场作用磁化时,系统的磁有序度加强(磁熵减小),对外放出热量;再将其去磁,则磁有序度下降(磁熵增大),又要从外界吸收热量。这种磁性离子系统在磁场施加与除去过程中所出现的热现象称为磁热效应。1927年德贝(Debye)和杰克(Giauque)预言了可以利用此效应制冷。1933年杰克实现了绝热去磁制冷。从此,在极低温领域(mK级至16K范围)磁制冷发挥了很大作用。现在低温磁制冷技术比较成熟。美国、日本、法国均研制出多种低温磁制冷冰箱,为各种科学研究创造极低温条件。例如用于卫星、宇宙飞船等航天器的参数检测和数处理系统中,磁制冷还用在氦液化制冷机上。而高温区磁制冷尚处于研究阶段。但由于磁制冷不要压缩机、噪声小,小型、量轻等优点,进一步扩大其高温制冷应用很有诱惑力,目前十分重视高温磁制冷的开发。 4 X! U$ R# ]8 M) I
基本概念 . c# P. D% m9 C8 \ V
磁制冷是在顺磁体绝热去磁过程中获得冷效应的。了解磁制冷,先解释一下顺磁体。螺旋线圈通电时,产生感应磁场 。在线圈中插入磁性物体(比如铁棒),物体磁化后产生附加磁场。于是,总的磁感应强度为 (1)不同的磁介质产生的附加磁场情况不同,附加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同的磁介质为顺磁体(如铁、锰);附加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反的磁介质为抗磁体(如铋、氢等)。磁感应强度单位是特斯拉(Tesla),用符号T表示,量纲为N/Am。 , Q5 J( u p* W; M. I7 @! w8 j' s
4 u, W' |3 j% ?- G, _" `
图1 磁制冷卡诺循环 & e, |/ L# z- ~2 g2 x. H
已开发出的磁材料有:钆镓石榴(Gd3Ga5O12)、镝铝石榴石(Dy3Al5O12)、钆镓铝石榴石(Gd3(Ga1-xAl2)5O12,x=(0.1~0.4)。其制冷温度范围:(4.2~20)K。 ) c$ N* P0 J4 A4 P. G6 v- q N
正在开发的磁材料有:Ral2和RNi2(R代表Gd,Dy,Ho,Er等重稀土)。其制冷温度范围:(15~77)K。 7 l* u" p3 `# O6 S
磁制冷装置 首先需要有超导强磁体,用于产生强度达(4~7)T的磁场。用旋转法实现循环:将钆镓石榴石(磁介质)做成小球状,充填入一个空心圆环中。使圆环绕中心轴旋转,转到冰箱外的半环受磁场作用,磁化放热;转到冰箱内的半环退磁,吸热制冷。日本川崎公司研究的这类转动式磁制冷机需要的最大磁场强度为4.5T;旋转速度为0.72r/min;制冷温度达(4.2~11.5)K;制冷量为0.12w。 8 e" S6 v! h9 [3 r$ W
高温磁制冷 8 n- |% S# o/ n2 T# r7 e
温度20K以上,特别是近室温附近,磁性离子系统热运动大大加强,顺磁盐中磁有序态难以形成,它在受外磁场作用前后造成的磁系统熵变大大减小,磁热效应也大大减弱。所以,进入高温区制冷,低温磁制冷所采用的材料和循环都不适用。 1 Q \: i* W4 s3 ?3 r
图2 高温磁制冷循环的图 7 l4 b4 e) e8 W: s9 C: |
图2示出金属钆(Gd)在(200~300)K条件下的图。如图若按卡诺循环制冷(图中),则温降很小。故这时应采用艾里克森循环(Ericsson),如图中12341所示。它由四个过程组成:1-2为等温磁化;2-3为等磁场过程(温度降低);3-4为等温退磁(吸热制冷);4-1为等磁场过程(温度上升)。 $ B. m7 Y' k; z; t( Z
图3 布朗的高温磁制冷实验1-磁体;2-蓄冷筒;3-钆板 ' n/ ^1 |& ~' f( h' h
布朗用7T的磁场和金属钆,按上述循环成功地从室温制取到-30℃的低温。布朗的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将金属钆板(磁材料)浸在蓄冷筒的蓄冷液体(水+乙二醇溶液)中。利用磁场变化配合蓄冷筒上下运动实现循环。图3中示出了一个周期的变化过程。经过多次反复,筒体上部达到323K;下部达到243K。 7 I8 i: g1 c( R1 Q1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