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冷网行业论坛-

标题: 能源效率等级应该怎么确定? [打印本页]

作者: 日落西    时间: 2009-8-12 11:02
标题: 能源效率等级应该怎么确定?
能源效率等级应该怎么确定?9 c* E, e: W$ h* I" z4 ]+ L) b" o, i
一台水冷冷水机组,名义工况铭牌标称值:制冷量为500KW,COP为5.0。实测COP为4.65。6 u2 F- {" l! }! W
8 ?' V# R0 y5 n2 I
这台冷水机组的能源效率等级应该是几级,是否是节能型冷水机组?
作者: nftgh    时间: 2009-8-12 11:02
根据GB19577规定,额定制冷量小于等于528KW(150Ton)的水冷产品,产品性能系数的测试值和标注值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i) [1 V( i- B1 _6 `5 f9 A( T
5级:3.8: i* m4 i1 w% ?; q  ?& U' s
4级:4.1" T% j, j, h6 R
3级:4.4
  G! C' j5 h7 X4 @4 w2级:4.7
1 x  j# w% w/ q  d4 A; V  J1级:5.0* }( ~# F: C) s  j1 ~: m* ?' [
节能评价值为2级。
5 O+ {7 k) g5 F8 B. @% B  T4 L" c8 L* h2 q, L* `6 m
据此,根据实测,你的这台冷水机组只能达到3级,不能算节能型,但不能判定这个型号的机组都不是节能型,因为这台可能是一台不合格品。
作者: yeyou22    时间: 2009-8-12 11:02
几点思考,不一定合理:! U2 V/ g  B; x

7 x# `5 H( s+ x, A+ c" N假设都是合格品,那么,根据GB19577,是不是会导致这样一个结果:以2级为例,标注值基本都是4.99,实测值刚刚达到4.7。不然,生产商就亏了。而1级可以实测值是标注值的92%。
3 }) h- L/ _: v7 A这样,1.级别越高,可以水分越大,是不是偏离了制定标准的本意。2.为什么不直接要求实测值不得低于标注值,再给出节能级和准入级的要求,而多此一举的分几个级别,有何意义。3.GB/T18430允许COP有8%的水分,是推荐标准;GB19577是强制标准,却一方面应用18430的试验方法,一方面改变判断标准,是不是不太合适,为什么不自己给出试验方法。
作者: 不了情    时间: 2009-8-12 11:02
请问楼主从哪里知道GB/T18430是推荐标准?
作者: 不了情    时间: 2009-8-12 11:02
请问楼主从哪里知道GB/T18430是推荐标准?GB后面带“T”就是“推荐”的意思,不带T,就是强制标准。
作者: 800400    时间: 2009-8-12 11:02
哦,学习了。一直不知道还有这个意思,惭愧!
作者: 蓝天白云    时间: 2009-8-12 11:02
几点思考,不一定合理: 5 P4 @5 p# s4 _) v
5 ~- ?! g6 P; B+ B$ Z+ c3 M5 n
假设都是合格品,那么,根据GB19577,是不是会导致这样一个结果:以2级为例,标注值基本都是4.99,实测值刚刚达到4.7。不然,生产商就亏了。而1级可以实测值是标注值的92%。
1 j( R& D" G- c% b8 F, M0 \这样,1.级别越高,可以水分越大,是不是偏离了制定标准的本意。2.为什么不直接要求实测值不得低于标注值,再给出节能级和准入级的要求,而多此一举的分几个级别,有何意义。3.GB/T18430允许COP有8%的水分,是推荐标准;GB19577是强制标准,却一方面应用18430的试验方法,一方面改变判断标准,是不是不太合适,为什么不自己给出试验方法。我所理解的标准中允许偏差,只是因为检测手段不够精确而规定的,如果检测所的测试手段足够精确,对用户的标注值要求也会趋严。5 v' S1 Q+ ~1 B" N/ z8 A8 p5 c
测试中冷却水、冷冻水、电压波动范围等等,很多参数都允许一定的波动,在冷却水温达到允许波动的下限、冷冻水入水温度偏差达到允许的上限,测试的值当然就会偏高,而反之,测试值就偏低,最高值和最低值的偏差不会太小,制定标准的人之所以留有这么大的下浮空间,也是给自己留有回旋的余地,以免因为测试精度不够将本来合格的产品判定为不合格。
8 t4 o" u" W) T1 Q- K1 M% _如果二级节能机组贴着下限4.7设计,若测试工况按最不利的条件测试,那肯定是不能过关的。这些在设计时都得考虑。' F" i: c# x$ l' x8 b# m( f5 ^
当然,如果跟检测所的关系足够好,就可让他调出最有利的COP测试状态,因而就可贴着标准下限设计机组,呵呵~~
作者: 天使月    时间: 2009-8-12 11:02
几点思考,不一定合理:
( B3 l+ m: z- p2.为什么不直接要求实测值不得低于标注值,再给出节能级和准入级的要求,而多此一举的分几个级别,有何意义。
作者: nftgh    时间: 2009-8-12 11:02
说得对,很多厂家在做客户见证测试时,冷冻水温都是贴着上限(7.3)走,冷却水温(环境温度)都是贴着下限走。$ H5 H3 F) U- e) Q2 ?$ N. f% V
标准允许上偏差和下偏差工况机组的性能相差还是蛮大的。
作者: 不了情    时间: 2009-8-12 11:02
两位说的也是我认为作为强制标准应该考虑并解决的。
4 r  J" L$ e. j6 Y, a; u3 KGB/T18430的试验方法和95%冷量、92%的COP允许值,导致对用户和一些不太明白的设计者(比如有些设计院的选型者)很不利,知道的在选型时会有很大的余量,也无形中造成很大的浪费,与节能的本意也不符。费了那么多精力弄一个新标准,既然对GB/T18430有改动,何不更进一步的解决实际问题。这么多厂家打着国家的名义,弄一个对用户不利的标准,是不是不合适。
% k1 f+ N/ b2 q! U; D关于“冷冻水温都是贴着上限走,冷却水温(环境温度)都是贴着下限走”的问题,其实解决方法是有先例的。压缩机测试中,在吸气压力、吸气温度、排气压力与名义工况有偏差时,都是需要修正的。怎么解决是方法问题,解不解决是态度问题了。




欢迎光临 中国制冷网行业论坛- (http://bbs.zhile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