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9-7-24
- 最后登录
- 2009-9-5
- 在线时间
- 10 小时
- 阅读权限
- 50
- 积分
- 499
- 主题
- 34
- 精华
- 1
- 帖子
- 194

- 金币
- 281
- 积分
- 499
- 精华
- 1
- 主题
- 34
- 帖子
- 194
|
能源效率等级应该怎么确定?: C0 c' k- h* t( u4 w& p
一台水冷冷水机组,名义工况铭牌标称值:制冷量为500KW,COP为5.0。实测COP为4.65。
. {) w- J8 G* p
/ v1 |1 x* s" D1 D' Y1 }3 T这台冷水机组的能源效率等级应该是几级,是否是节能型冷水机组? |
|
|
|
|
|
|
- 注册时间
- 2009-7-22
- 最后登录
- 2009-9-5
- 在线时间
- 9 小时
- 阅读权限
- 50
- 积分
- 499
- 主题
- 32
- 精华
- 0
- 帖子
- 200

- 金币
- 278
- 积分
- 499
- 精华
- 0
- 主题
- 32
- 帖子
- 200
|
根据GB19577规定,额定制冷量小于等于528KW(150Ton)的水冷产品,产品性能系数的测试值和标注值不应小于下列数值:6 C$ \, o! B5 r7 A4 ~/ V( n* d
5级:3.84 c; {$ m4 S2 f% p( T
4级:4.1/ B% d Q1 S. u9 }0 c4 e' X) ^' ^8 n
3级:4.4 l1 Q' G' {4 i/ M! r. L
2级:4.7: f7 G5 q3 U4 m
1级:5.0
- A8 P) s' ]/ Y# T8 m# D6 u节能评价值为2级。
& u. \% p( ]2 Y2 l4 T: N: p7 G
' f1 K6 X8 C& {( b* {据此,根据实测,你的这台冷水机组只能达到3级,不能算节能型,但不能判定这个型号的机组都不是节能型,因为这台可能是一台不合格品。 |
|
|
|
|
|
|
- 注册时间
- 2009-7-22
- 最后登录
- 2009-9-5
- 在线时间
- 9 小时
- 阅读权限
- 70
- 积分
- 545
- 主题
- 31
- 精华
- 0
- 帖子
- 229
 
- 金币
- 299
- 积分
- 545
- 精华
- 0
- 主题
- 31
- 帖子
- 229
|
几点思考,不一定合理:
q5 S0 V1 e, L( k. X; |* a) p$ p- L" e
5 m3 }( ~" X+ y. {% m7 [假设都是合格品,那么,根据GB19577,是不是会导致这样一个结果:以2级为例,标注值基本都是4.99,实测值刚刚达到4.7。不然,生产商就亏了。而1级可以实测值是标注值的92%。
" G- X8 Y0 L0 I, X2 u& T) G这样,1.级别越高,可以水分越大,是不是偏离了制定标准的本意。2.为什么不直接要求实测值不得低于标注值,再给出节能级和准入级的要求,而多此一举的分几个级别,有何意义。3.GB/T18430允许COP有8%的水分,是推荐标准;GB19577是强制标准,却一方面应用18430的试验方法,一方面改变判断标准,是不是不太合适,为什么不自己给出试验方法。 |
|
|
|
|
|
|
- 注册时间
- 2009-7-23
- 最后登录
- 2009-9-5
- 在线时间
- 10 小时
- 阅读权限
- 50
- 积分
- 496
- 主题
- 25
- 精华
- 0
- 帖子
- 205

- 金币
- 269
- 积分
- 496
- 精华
- 0
- 主题
- 25
- 帖子
- 205
|
|
|
|
|
|
|
- 注册时间
- 2009-7-23
- 最后登录
- 2009-9-5
- 在线时间
- 10 小时
- 阅读权限
- 50
- 积分
- 496
- 主题
- 25
- 精华
- 0
- 帖子
- 205

- 金币
- 269
- 积分
- 496
- 精华
- 0
- 主题
- 25
- 帖子
- 205
|
请问楼主从哪里知道GB/T18430是推荐标准?GB后面带“T”就是“推荐”的意思,不带T,就是强制标准。 |
|
|
|
|
|
|
- 注册时间
- 2009-7-23
- 最后登录
- 2009-9-5
- 在线时间
- 8 小时
- 阅读权限
- 50
- 积分
- 472
- 主题
- 29
- 精华
- 0
- 帖子
- 191

- 金币
- 261
- 积分
- 472
- 精华
- 0
- 主题
- 29
- 帖子
- 191
|
|
|
|
|
|
|
- 注册时间
- 2009-7-22
- 最后登录
- 2009-9-5
- 在线时间
- 8 小时
- 阅读权限
- 70
- 积分
- 528
- 主题
- 32
- 精华
- 0
- 帖子
- 215
 
- 金币
- 292
- 积分
- 528
- 精华
- 0
- 主题
- 32
- 帖子
- 215
|
几点思考,不一定合理:
4 w' [$ G% }3 B6 N; s: u
( r7 Y# ~/ A! e! v5 \假设都是合格品,那么,根据GB19577,是不是会导致这样一个结果:以2级为例,标注值基本都是4.99,实测值刚刚达到4.7。不然,生产商就亏了。而1级可以实测值是标注值的92%。 ' ^3 [0 F2 v6 n
这样,1.级别越高,可以水分越大,是不是偏离了制定标准的本意。2.为什么不直接要求实测值不得低于标注值,再给出节能级和准入级的要求,而多此一举的分几个级别,有何意义。3.GB/T18430允许COP有8%的水分,是推荐标准;GB19577是强制标准,却一方面应用18430的试验方法,一方面改变判断标准,是不是不太合适,为什么不自己给出试验方法。我所理解的标准中允许偏差,只是因为检测手段不够精确而规定的,如果检测所的测试手段足够精确,对用户的标注值要求也会趋严。3 ]6 f: l+ d5 j2 D
测试中冷却水、冷冻水、电压波动范围等等,很多参数都允许一定的波动,在冷却水温达到允许波动的下限、冷冻水入水温度偏差达到允许的上限,测试的值当然就会偏高,而反之,测试值就偏低,最高值和最低值的偏差不会太小,制定标准的人之所以留有这么大的下浮空间,也是给自己留有回旋的余地,以免因为测试精度不够将本来合格的产品判定为不合格。
5 C0 Q6 p6 B1 u# j$ ^2 s如果二级节能机组贴着下限4.7设计,若测试工况按最不利的条件测试,那肯定是不能过关的。这些在设计时都得考虑。4 J! H+ S2 m: C) `3 k
当然,如果跟检测所的关系足够好,就可让他调出最有利的COP测试状态,因而就可贴着标准下限设计机组,呵呵~~ |
|
|
|
|
|
|
- 注册时间
- 2009-7-24
- 最后登录
- 2009-9-5
- 在线时间
- 9 小时
- 阅读权限
- 50
- 积分
- 484
- 主题
- 25
- 精华
- 0
- 帖子
- 199

- 金币
- 264
- 积分
- 484
- 精华
- 0
- 主题
- 25
- 帖子
- 199
|
几点思考,不一定合理: & `) c* y l" @& A
2.为什么不直接要求实测值不得低于标注值,再给出节能级和准入级的要求,而多此一举的分几个级别,有何意义。 |
|
|
|
|
|
|
- 注册时间
- 2009-7-22
- 最后登录
- 2009-9-5
- 在线时间
- 9 小时
- 阅读权限
- 50
- 积分
- 499
- 主题
- 32
- 精华
- 0
- 帖子
- 200

- 金币
- 278
- 积分
- 499
- 精华
- 0
- 主题
- 32
- 帖子
- 200
|
说得对,很多厂家在做客户见证测试时,冷冻水温都是贴着上限(7.3)走,冷却水温(环境温度)都是贴着下限走。7 ?3 U& F) H8 e& y0 n1 ^
标准允许上偏差和下偏差工况机组的性能相差还是蛮大的。 |
|
|
|
|
|
|
- 注册时间
- 2009-7-23
- 最后登录
- 2009-9-5
- 在线时间
- 10 小时
- 阅读权限
- 50
- 积分
- 496
- 主题
- 25
- 精华
- 0
- 帖子
- 205

- 金币
- 269
- 积分
- 496
- 精华
- 0
- 主题
- 25
- 帖子
- 205
|
两位说的也是我认为作为强制标准应该考虑并解决的。
7 V, V9 c; B1 @0 S2 c" b/ RGB/T18430的试验方法和95%冷量、92%的COP允许值,导致对用户和一些不太明白的设计者(比如有些设计院的选型者)很不利,知道的在选型时会有很大的余量,也无形中造成很大的浪费,与节能的本意也不符。费了那么多精力弄一个新标准,既然对GB/T18430有改动,何不更进一步的解决实际问题。这么多厂家打着国家的名义,弄一个对用户不利的标准,是不是不合适。
' b+ \* V) T2 O2 f0 \关于“冷冻水温都是贴着上限走,冷却水温(环境温度)都是贴着下限走”的问题,其实解决方法是有先例的。压缩机测试中,在吸气压力、吸气温度、排气压力与名义工况有偏差时,都是需要修正的。怎么解决是方法问题,解不解决是态度问题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