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9-7-22
- 最后登录
- 2009-9-5
- 在线时间
- 9 小时
- 阅读权限
- 50
- 积分
- 499
- 主题
- 32
- 精华
- 0
- 帖子
- 200

- 金币
- 278
- 积分
- 499
- 精华
- 0
- 主题
- 32
- 帖子
- 200
|
选型时如果所选压缩机容量小的话?' d" F: \! N: R8 Y2 x3 ]3 {
蒸发温度是升高还是降低 ???????? |
|
|
|
|
|
|
- 注册时间
- 2009-7-24
- 最后登录
- 2009-9-5
- 在线时间
- 9 小时
- 阅读权限
- 50
- 积分
- 484
- 主题
- 25
- 精华
- 0
- 帖子
- 199

- 金币
- 264
- 积分
- 484
- 精华
- 0
- 主题
- 25
- 帖子
- 199
|
|
|
|
|
|
|
- 注册时间
- 2009-7-22
- 最后登录
- 2009-9-12
- 在线时间
- 9 小时
- 阅读权限
- 50
- 积分
- 417
- 主题
- 24
- 精华
- 0
- 帖子
- 170

- 金币
- 229
- 积分
- 417
- 精华
- 0
- 主题
- 24
- 帖子
- 170
|
回复 2# 的帖子
# J1 j4 E1 z9 V- c% J& Y7 K7 Q不明白 |
|
|
|
|
|
|
- 注册时间
- 2009-7-22
- 最后登录
- 2009-9-5
- 在线时间
- 9 小时
- 阅读权限
- 70
- 积分
- 563
- 主题
- 33
- 精华
- 0
- 帖子
- 232
 
- 金币
- 311
- 积分
- 563
- 精华
- 0
- 主题
- 33
- 帖子
- 232
|
你并没有说蒸发面积是否也缩小,制冷剂也少加啊!从你的标题中只能理解为只减小了压缩机的功率(容量)。 |
|
|
|
|
|
|
- 注册时间
- 2009-7-22
- 最后登录
- 2009-10-22
- 在线时间
- 12 小时
- 阅读权限
- 70
- 积分
- 556
- 主题
- 33
- 精华
- 0
- 帖子
- 222
 
- 金币
- 306
- 积分
- 556
- 精华
- 0
- 主题
- 33
- 帖子
- 222
|
回复 4# 的帖子
, g/ f/ J( Q! `8 q对的 我的本意也是除了压缩机什么也不变/ e& Y+ ^$ \; R5 ]8 s4 N; J
相当于我们匹配系统时小压机 大两器
. u1 Z7 w7 T* X; v: D# }4 H2 z( m; {! f; n# W
蒸发温度怎么会高呢? |
|
|
|
|
|
|
- 注册时间
- 2009-7-23
- 最后登录
- 2009-9-5
- 在线时间
- 10 小时
- 阅读权限
- 50
- 积分
- 496
- 主题
- 25
- 精华
- 0
- 帖子
- 205

- 金币
- 269
- 积分
- 496
- 精华
- 0
- 主题
- 25
- 帖子
- 205
|
好了,两器大,蒸发压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蒸发器的换热面积,即蒸发面积大,换热量大,热负荷高;而压缩机的功率小,小排量不足以减小大换热量,所以肯定蒸发压力(或温度)是比大功率压缩机升高的,就好比小马拉大车,吃力!制冷剂的注入量而且可以不去考虑,蒸发面积增加得越大,压缩机的功率小得越悬殊,蒸发压力及温度升高的幅度就越大。 |
|
|
|
|
|
|
- 注册时间
- 2009-7-23
- 最后登录
- 2009-9-5
- 在线时间
- 10 小时
- 阅读权限
- 50
- 积分
- 496
- 主题
- 25
- 精华
- 0
- 帖子
- 205

- 金币
- 269
- 积分
- 496
- 精华
- 0
- 主题
- 25
- 帖子
- 205
|
其实我思考的是:蒸发器中的压力是怎么形成的,根源应该是制冷剂分子作用力,如果制冷剂少的比较多的话,你换热面积越大,蒸发器管内面积大,压力怎么可能上的去呢?
, c& s2 [& o; @
, U) K4 c) E) b3 I. }另外请回答一下我的另一个疑问:制冷剂是否密度小些好?制冷课本上是这样写的,我不明白,如果密度小,就是比容大,不利于管径的缩小,但是制冷课本上偏偏说有利于管径的缩小 |
|
|
|
|
|
|
- 注册时间
- 2009-7-24
- 最后登录
- 2009-9-4
- 在线时间
- 6 小时
- 阅读权限
- 30
- 积分
- 198
- 主题
- 10
- 精华
- 0
- 帖子
- 82
 
- 金币
- 106
- 积分
- 198
- 精华
- 0
- 主题
- 10
- 帖子
- 82
|
回复 8# 的帖子4 R1 s% O: A+ W! V) Y
从分子作用力角度来讨论压力的话,你应该忽略了一个因素,就是分子的动能。, D! w) z* B. d: g
换热好了,分子动能高了,虽然单位面积上撞击的分子数目少了(体现为比容增大) |
|
|
|
|
|
|
- 注册时间
- 2009-7-29
- 最后登录
- 2009-8-16
- 在线时间
- 4 小时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58
- 主题
- 4
- 精华
- 0
- 帖子
- 18

- 金币
- 31
- 积分
- 58
- 精华
- 0
- 主题
- 4
- 帖子
- 18
|
|
|
|
|
|
|
- 注册时间
- 2009-12-23
- 最后登录
- 2009-12-23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50
- 主题
- 0
- 精华
- 0
- 帖子
- 23

- 金币
- 25
- 积分
- 50
- 精华
- 0
- 主题
- 0
- 帖子
- 23
|
|
|
|
|
|
|
- 注册时间
- 2010-1-11
- 最后登录
- 2010-2-8
- 在线时间
- 24 小时
- 阅读权限
- 50
- 积分
- 238
- 主题
- 10
- 精华
- 0
- 帖子
- 68

- 金币
- 117
- 积分
- 238
- 精华
- 0
- 主题
- 10
- 帖子
- 68
|
|
|
|
|
|
|
- 注册时间
- 2009-1-29
- 最后登录
- 2010-5-1
- 在线时间
- 7 小时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91
- 主题
- 0
- 精华
- 0
- 帖子
- 12

- 金币
- 72
- 积分
- 91
- 精华
- 0
- 主题
- 0
- 帖子
- 12
|
|
|
|
|
|
|
|
|